新时代更高水平的“天府粮仓”怎么建?四川这场发布会为你解答
四川如何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“天府粮仓”?2月8日,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《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“天府粮仓”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“《行动方案》”)新闻发布会,系统解答了相关问题。
2030年基本实现“天府粮仓”建设目标
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、厅长徐芝文介绍,《行动方案》提出三大阶段建设目标。第一阶段,到2025年“天府粮仓”建设取得显著成效;第二阶段,到2030年“天府粮仓”建设目标基本实现,明确提出粮食产量提高到3750万吨以上、“菜篮子”产品生产基本实现现代化、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、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建成高标准农田等定量定性的目标;第三阶段,到2035年基本实现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保障能力强、农业基础强、科技装备强、经营服务强、抗风险能力强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强的农业现代化强省目标。
(相关资料图)
分“五区”明确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
《行动方案》明确提出,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“天府粮仓”,要按照一带、五区、三十集群、千个园区布局整体推进。
据介绍,“一带”,即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为引领,辐射带动全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;“五区”,即根据气候、地形、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,分区域明确成都平原、盆地丘陵、盆周山区、攀西地区、川西高原的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;“三十集群”,即围绕优势特色产业,按照全产业链开发、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,集中打造30个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;“千个园区”,即按照以粮为主、粮经饲统筹、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思路,分级分类建设1000个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国家和省级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。
重点抓好“五大行动”
确保今年粮食产量达到715亿斤
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肖小余介绍,四川省将抓好今年粮食生产,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500万亩以上,产量达到715亿斤。
为此,将重点抓好“五大行动”:稳政策挖潜力保面积、创示范搞竞赛提单产、建园区强引领树标杆、提能力强体系减损失、严考评压责任促履职。其中,四川将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和高产竞赛,打造一批粮油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,一批“中稻+再生稻”“麦-稻”“麦/玉/豆(薯)”吨粮示范片,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,力争全省粮食亩产平均提高7公斤以上。
四川省今年将高质量完成425万亩
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务
“截至2022年,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400余万亩。”徐芝文介绍,今年四川将高质量完成425万亩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务,坚决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攻坚战。
据介绍,在摸清家底和完善规划的基础上,四川将加快制定“天府良田”建设攻坚提质十年行动方案,细化落实未来十年建设目标任务,确保逐步将630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。
此外,四川将探索整市整县推进模式,选择不同类区的市县开展试点,用1-2年将试点地区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,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样板。
成都平原区及丘陵山地高原区
种粮大户补贴将提高
《行动方案》围绕提高种粮收益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,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。
据介绍,在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上,四川将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、耕地地力保护补贴、稻谷种植补贴等惠农政策,支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,将成都平原地区种粮大户补助标准提高到90元/亩、丘陵山区提高到100元/亩,到2025年分别提高到100元/亩以上、150元/亩以上。同时,在产粮大县全覆盖开展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种粮农民金融支持。
此外,《行动方案》规定,将把中央和省级财政对粮食生产机具购置补贴比例提高到40%;新评定的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中粮油园区数量占比原则上不低于40%等等。
坚持工业反哺农业
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
《行动方案》中提到,要大力发展预制川菜,做强粮油、肉制品、精制川茶等千亿产业。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冯锦花介绍,近年来,四川省围绕落实打造更高水平的“天府粮仓”行动计划,制定了工业和信息化助推乡村振兴行动方案,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、农机装备和信息化助农三个领域来着力。
在农产品加工方面,主要聚焦产业培育、企业带动、项目支撑、园区建设和市场拓展五个方面来开展工作。
支持包括成都在内的市(州)
争创国家农高区
四川省科技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田云辉介绍,科技创新是“天府粮仓”建设的重要支撑。当前,四川省正在研究制定新时代科技赋能打造更高水平“天府粮仓”的实施意见,谋划科技支撑“天府粮仓”的具体举措,拟重点开展“五个行动”:种业创新“良种天府”行动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“科技兴粮”行动、农业装备研制“智慧农机”行动、科技示范基地和园区“产业慧聚”行动、农业科技服务“赋能提升”行动。
田云辉介绍,四川省将在成都平原、川南、川东北等打造一批五良配套的科技示范基地和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,重点围绕90个产粮大县布局一批良种良法的示范基地。推进以水稻、生猪、蔬菜为主导产业的国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。重点布局建设一批省级农高区,支持包括成都在内的市(州)创建国家农高区。
用“长牙齿”的硬措施
守牢耕地保护红线
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罗旭刚介绍,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“天府粮仓”,守牢全省耕地保护红线是重要基础。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将旗帜鲜明、态度坚决地抓好耕地保护工作,用“长牙齿”的硬措施,坚决扛起耕地保护政治责任,进一步守牢耕地保护红线,夯实“天府粮仓”的根基。
具体来说,将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,加快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;强化源头管控,切实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;加强耕地用途管制,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制度;强化监测监管,从严从实监督执法。
打造更高水平的“天府粮仓”
核心依然是科技创新
如何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?四川农业大学的马均教授表示,核心依然是要靠科技创新来实现品种和技术的突破,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,推进水稻生产提质增效。
具体怎么做?他认为,要抓牢绿色高效突破性重大品种的培育。同时,要加速技术的转型升级,实现轻简高效、节本减投、提质增效技术的突破,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,推动水稻生产规模化。最后,还有积极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的新途径、新模式。把田间地头作为农业科研的主战场和学生们的课堂,真正解决农业技术从实验室到试验田,再到农户大田的转化难题。
来源:新华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