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消息丨“兄弟式合伙,仇人式散伙”,怎么破?这三个核心刀刀戳心!

来源:孙大圣说商业 2023-02-04 06:22:13

到底要不要合伙创业?如何合伙才能走的长远?


(资料图)

先表明一下观点:我是支持合伙创业的,尤其是第一次创业的人,千万别被网上那些没啥创业经验的人给误导了,说什么“亲人式合伙,仇人式散伙”。

不排除就算合伙创业还是会失败,而且失败的也不在少数,但你要搞清楚一个问题:是合伙创业失败率高,还是自己一个人创业失败率高?

其实呢,创业本身就是九死一生的事,大家都压上了身家性命,一旦失败,一地鸡毛是在所难免的,跟你是不是合伙创业没啥关系。

反倒是,如果你对创业失败这事儿有一个清晰认知,会更倾向于合伙创业。

原因很简单: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,尤其是第一次创业的人,我可以拍着胸脯说,三年后的你,如果遇到了现在的你,一定会骂自己是个傻逼。

因为你会犯大量的常识性错误,有些错误,身边随便有个人点拨一下,就能避免掉,可如果是一个人创业,别人压根不理解你要做的事,咋点拨你呢?

另外,你的精力也是有限的,而创业前期恰好要把一个人当成八个人用,这个时候,只有合伙人会给你卖命,员工别说卖命了,能不能干过三个月都不好说。

最后,就是分担风险,这里面有经济上的,也有心态上的,还是那句话,创业就是九死一生,成功率远大过多赚钱。

既然合伙创业的优势更大,那么咋合伙创业才能尽可能的避免仇人式散伙。

关键就是把三个点安顿好。心、钱和事。

注意,这里面的顺序不能乱,乱了,你多花钱,最后反倒会挨骂。

接下来我一个个来说。

先说把心安顿好。

创过业的人,应该都有这个感受,有些人虽然你给了他股份,按理说他也是老板,应该操老板的心,但实际上,他的心态短时间内很难转过来。

最后,坏事就坏在心态上了。

一般会有两种心态。

一是小看自己,以前也没创过业,一直给别人打工,就算你给了他股份,但他还是员工的心态。但是你认为,他既然拿了股份,那就应该有老板的担当。

你俩的心里预期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,最后要么这个人才不配位,要么干脆就烂泥不上墙。

第二种更恶心人,就是高看自己,明明是个小股东,但却时时刻刻有种,这个公司没了我就得散的心态。

他有这种心态,大概率会跟你在利益上有掰扯,你觉得他最多分6块,他感觉拿10块都少,一次两次,大家忍一忍,时间长了,一定会闹翻。

那么,咋把这两种人的心态安顿好?

以我多年的咨询经验来说,根本安顿不好。

创业跟结婚一样,选择大于努力,找对了人,干啥都是对的;找错了人,呼吸都是错的。

好的合伙人是筛选出来的,千万不要尝试去改变任何人,那样只会增加你的内耗,而创业公司一旦有了内耗,离倒闭就不远了。

你唯一能做的事,就是及时止损。

那么咋判断这个人合适不合适呢。

看两件事,一是能力和现实匹不匹配。

我一直觉得,合伙人最起码的底线,是守约,拿钱积极,空口大话,怕苦怕累,遇事能拖就拖,能躲就躲,合伙前承诺一大堆,合伙后都兑现不了的,不管付出多大代价,也要踢出去。

好的合伙人,就是能匹配这四个问题。

我需要啥,我能给啥;你需要啥;你能给啥。最后我需要的刚好是你能给的,我能给的也正好是你需要的。

这样才能走得远。

二是看能力和欲望匹不匹配。

我喜欢找见过钱的人合伙,因为没见过钱的人,嘴上格局不管多大,最后都会被眼前的蝇头小利给影响了。

我朋友之前的合伙人就是典型,说好的今年不分红,拿来发展新市场,可到了年底,看到别人回村都开着豪车,自己眼红,也买了,这种人注定是做不大的。

见过钱的人,就像是渣男,女人见得多了,眼前的小诱惑根本不为所动,他心里一定是有大目标的。

因为有了大目标,一旦出现利益争执的时候,他会很自然的让利,不是人家不在乎,是觉得没意思,我要的更多罢了。

而且,就算是受了点委屈,大家磕磕碰碰,也不会放在心上,该妥协,人家也会妥协。

这一点尤为重要,因为两口子过日子还有拌嘴的时候,合伙做生意,矛盾是在所难免的,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方,愿意妥协。

而妥协的本质,就是这个人能清楚自己能力和欲望的边界,清楚眼下的重点是啥,然后做出取舍。

找到了这样的人,你们大概率会劲儿往一处使,但还是不能保证把事最后干成,因为在干事前,还要先把钱安顿好。

合伙人的身份包含两层:老板跟高管。

这点非常重要,因为现实中经常出现身份错位的情况,说白了,就是别人干了公司基层、中层、高层一大堆的事,最后分钱只拿合伙人那一份,人家当然不愿意了。

道理说起来简单,但现实的情况却很复杂。

一般来说,大股东跟高管之间,不会有利益纠纷,因为事先把工资待遇都说清楚了,他认可了才会来。

而合伙人,一开始没办法说清楚,毕竟创业初期,鬼知道以后啥样子,可坏就坏在这了,因为没办法判断未来收益,所以前期大概率会少给了,一天两天行,时间长了,就会有矛盾,中国人的性格特点,对这种事还不太乐意讲,全压在心里,越压越多,最后就是定时炸弹。

其实,这事也很好处理,就是多劳多得,大股东和小股东,拿两份钱,干活的钱,和分红的钱。

干活的就参照行业标准,你也不用多给,但一定不要少给。

这样讲,听起来好像也挺好处理,但这里面真正难的是,股东之前的能力和收入是动态变化的。

举个例子,我之前待过的一家公司,为啥会倒闭,就是因为股东之间利益没分配好。

最开始,大股东的个人资源和行业影响力比较高,理所应当的拿了大头,其他几个小股东也没啥意见,但干了几年,行业情况变了,而且大股东个人的成长速度,也跟不上行业的变化,全靠几个小股东在后面推着跑。

好在公司业绩还不错,所以一直没出现啥问题,甚至表面上,公司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。

可坏就坏在欣欣向荣了,大股东觉得这都是他的功劳,分钱上,当然不会多给那几个出了力的小股东。

最开始小股东也没太多抱怨,毕竟公司还在成长期,少分点留足钱粮,也是好事。

结果,大股东自己干了件傻事,拿着公司的盈利,当然,是他自己觉得自己应拿的那部分,买了辆百万豪车。

而小股东们,连个车轱辘都没有,有一个甚至穷得都交不起月供。

这一下把小股东们给刺激了,每天上班挤着公交,来了先看到公司楼下停着大股东的豪车,再一想,自己哼哧哼哧干了这么多年,屁都没落下,心理咋可能平衡。

结果是显而易见,几个股东开始离心离德,各种内斗也少不了,最后只能一拍两散,公司很快也就倒闭了。

其实,大股东哪怕是不主动出让股份,多给几个小股东让点利,他们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情绪。

可人呐,总是把自己看的太重,把别人看的太轻。而能成事的人,正好相反,把自己看得起,把别人看得重。

关于咋解决这件事,也很简单。

就是把事都摆在明面上,随着公司的发展,前期的股权分配难免有不合理的地方,有些人刚开始出力少,后面多了,有些人又跟不上公司的节奏。

那大家就坐在一起,坦诚布公的聊一聊,每个人可以理直气壮的讲自己的贡献和权益,最后只要大家都心甘情愿就好了。

在这中间,出现了扯不清的事,或者不愿意让利的,大股东中间调停就行了,总之最后让所有人心甘情愿就好了。

这事也没啥标准,每家公司的情况不一样,自己灵活处理就行。

海底捞张勇夫妇,最早创业,是跟另一对夫妻一起的,四个人各占25%股份,后来为了方便上市,张勇直接让对方无条件让出股权,听起来不合理,但这对夫妇,现在也是亿万富翁。

心安顿好了,钱也安顿好了,接下来就要把事安顿好了。

毕竟公司是要做事的,前面的所有铺垫只是为了更好地做事。

可偏偏这个环节,大家很容易犯一些常识性错误。

一般来说,几个人合伙人创业,都是分工非常明确的,比如三个人,一个负责销售,一个人管内部,最后一个搞产品。

貌似分工很合理,可往往会搞得一团乱麻。

问题出在哪?就是出在彼此太信任了,完全把后背交给了对方,但人都是有惰性的,刚创业的时候,有一股气在,冲劲当然足了。

可越往后,困难越多,短期又见不到效果,大家就很容易泄气,而且多数人也不是易燃体,需要有人带动起来做事。

这个时候,就不能靠彼此的自觉性了,公司必须带所有人的节奏。

因为对于公司来说,掌握了节奏就是掌握了一切,节奏对了,团队就有方向,人也轻松;没节奏,大家盲打盲干,看起来很忙,最后发现全是内耗。

咋找到节奏呢?最简单的办法,就是千斤重担人人挑,人人头上有指标。

拿大圣自己公司来说,目标当然是搞业绩啦,咋搞到业绩,往前推先要有流量,然后要有转化,最后才是业绩。

流量和转化都有合伙人负责,那么每个人就按照业绩倒推出来的流量和转化指标,分给相应的合伙人。

干的好了,多拿钱;干得不好了,该咋处理就处理。

说个小秘密,合伙人是可以开除的,不行就换,创业要事推着人走,千万不要人推着事走。

你一旦依赖了某个人,公司的天花板就是这个人的个人能力。

有些人在这里会顾及面子和关系,因为能拉来创业的,多数是自己的多年好友。

其实大可不必,关系是关系,生意是生意。我一直觉得严格等于大爱。

平时嘻嘻哈哈,纵容随意,看起来是照顾别人的感受,可等公司倒闭的那一天,这些人没了饭碗,你平时管的又不严,他们没学到什么本事,出去也找不到啥像样的工作,你觉得那个时候,他们会骂你还是感激你。

反过来,虽然平时要求的严一些,大家关系好像没那么融洽,可只要分到了钱,学到了真本事,就算是因为各种原因,他离开了公司,也会由衷的敬佩你,因为你是改变他一生的人。

人心是向善的,任何不能激发人心向善的管理,都是垃圾,跟合伙人相处也不例外。

最后,我们还是要再理性一点的看合伙这件事,人生无常是常态,没有谁会陪谁一辈子,能走下去当然好,分开了也没必要跟仇人似的。

但在合伙的这个过程中,必须把心安顿好,把钱安顿好,把事安顿好,最后就算分开了,我相信,大家不光不是仇人,还会以另一种更好的形式携手共进,做出更大的事业的。

关键词: 创业失败 欣欣向荣 九死一生

为你推荐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北冰洋家具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